1月5日上午,浙江大学求是食品班出国项目总结交流会在农生环大楼D416室举行。师生们齐聚一堂,共享在美的生活学习经历,分享科研训练体会。
在为期半年的交换经历里,求是食品1201班修读了营养学原理、毒理学基础、食品工程等课程。陈佳慧、陈玉书等同学凭着刻苦专研的精神,以全A的成绩通过康奈尔大学的考试,给留学生活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此外,大部分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了学校的产品研发团队中。例如,通过参与实验室,范翼飞学会了如何运用基因重组构建新的酵母菌种并进行菌种的培养和发酵。“原来科研也可以当作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来做”几乎成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交流过程中,同学们对中西方食品学科的教育体系有了更深的认识。美国的食品科学专业设置面比较宽,涉及的食品产业链主要包括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各大学根据所在州的环境和条件设置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专业。美国属于开放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合作式、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中国教育多是静态评价,在内容上往往侧重与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营养学原理为例,课程包括四次期中测试和一次期末考试,最终成绩是从这五次考试里选取成绩最高的四次得出的。”伊利诺依大学的马杰认为“重平时”的教学安排更能巩固学习。在IFT的标准体系下,美国的食品科学专业重视营养学,这与我院的办学思路不谋而合。基于此,美国在教学评价体系、实验项目资源等方面的举措对于改善我院的教学工作也有借鉴意义。
谈及食品行业,美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更加公开和透明。生产企业对其生产的食品安全负有法律责任,通过行业的自律和联邦、州与地方之间的行政法规,来保证食品的安全。多年来,美国对食品中化学危害的十分重视,食品行业通过对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关注,降低微生物致病原的危险性。这也给予了同学们诸多启示: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会后,低年级同学积极参与分组讨论,就实验室研究申请、美国生活的注意事项、课程考试周期等方面提出问题,1201班的同学们都给予了详尽的解答,现场气氛活跃。
2015年,我院新增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和新西兰梅西大学两所交流院校,鼓励学生在“走出去”中习得食品领域的科研素养,拓宽专业视角和培养国际视野,为未来食品行业的尖端挑战做准备。
伊利诺伊大学小组同学实地调研美国Amish部落
康奈尔大学小组参观农场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小组进行课堂讨论